新闻资讯

中国追赶OpenAI这波新浪潮还有多远?

第一财经从ChatGPT问世之初便紧密跟踪这一趋势,通过专业视角为公众提供了深入的分析与解读。

中国追赶OpenAI这波新浪潮还有多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ChatGPT的出现注定是科技圈的里程碑事件。

2022年11月30日,OpenAI正式发布聊天机器人ChatGPT,人们第一次发现,人工智能的对话近似人类了。在这背后,通过大规模预训练和自监督学习技术构建的深度学习模型,提高了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理解和生成能力。

从2022年底到2024年,OpenAI这家公司还在不断创造生成式AI奇迹,ChatGPT后又推出GPT-4、视频生成模型Sora,一次次惊动整个科技圈。国内科技企业不想错过这一AI新浪潮,纷纷跟进下注,近半年时间里,约30家国内科技大厂、创业公司、机构相继宣布推出大模型。在资本滋养下,两年时间国内已有多个约200亿元人民币估值的独角兽。

2023年,科技圈关注的问题是,我们能追上GPT-4吗?国内的科技公司离OpenAI有多远?彼时不乏两三个月以及两三年的言论推测,都曾刷屏网络。到了2024年,业界更多了一份对自身发展路径的深刻反思,如何让大模型用起来,真正落地才是这项技术最大的价值。

第一财经从ChatGPT问世之初便紧密跟踪这一趋势,通过专业视角为公众提供了深入的分析与解读。

2022年12月初,我们关注了ChatGPT的火爆现象,在此基础上提醒读者应“警惕ChatGPT引发的创业与投资泡沫”。2023年上半年,OpenAI发布GPT-4,再次拉开了自己与众多追赶者的距离,我们在采访从业者的基础上推出分析报道《中国科技圈距离OpenAI有多远?》,彼时复旦大学MOSS系统负责人邱锡鹏对第一财经表示:“不只是国内的模型,包括谷歌,离OpenAI的GPT-4都还是存在代差的,差距非常大,远远不是几个月就可以追赶上的。”

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内外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潮,企业界、资本市场为之沸腾,媒体需要客观理性进行观察,对于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如实报道。

大模型数学能力较差一直是阻碍落地的重要短板,第一财经曾实测国内外12个大模型,发现即便是GPT-4这样的大模型,也测不出9.11和9.9哪个大,这一报道曾登上热搜第一,话题引发行业热议。

“现在很多大模型的应用场景是客服、聊天等等,在聊天场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影响不太大,但它很难在非常严肃的商业场合去落地。”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领军科学家林达华此前在采访中对第一财经表示,复杂推理关系到落地应用时大模型的可靠性,尤其在金融这样典型的场景里。随着大模型进入商用,数学方面的计算能力就会成为一个亟待攻克的壁垒,这也将成为大模型进化迭代的焦点。

在《第一财经日报》创刊20周年之际,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领军科学家、教授欧阳万里表示,创刊二十年来,《第一财经日报》一直以敏锐洞察力和卓越专业素养记录科学、产业的进步与繁荣。当人工智能新浪潮席卷全球,第一财经解构复杂概念,展望发展趋势,让公众能够更好理解并参与到整个科技进步的浪潮中。期待在未来,第一财经能够以持续的专业主义精神,传递科研之声,带来更多生动前沿的科技报道。

  • 要首发?巴萨晒客战皇社海报:法蒂C位!
  • 新疆银行接“双罚罚单”,执行董事不服监管处罚提起上诉
  •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有限公司取得煤层气中提取氦气的精制纯化装置专利,可使提取系统更加灵活
  • 陈果:七路大军改善内需 未来效果不可小觑
  • 亭湖环氧地坪_(安元交通)
  • 专家称应该感谢00后整顿职场:为什么到点了不应该下班
  • “欢迎回来”!拜登特朗普白宫会面:讨论过渡事宜,谈了两个小时
  • 空调专业维修服务
  • 中国追赶OpenAI这波新浪潮还有多远?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留言评论

    ◎欢迎您留言咨询,请在这里提交您想咨询的内容。

    验证码